7月15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规划》。文件提出,2025年全省PM2.5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左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目标。
文件还提及,聚焦重点行业,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高质量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巩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成效。加强日常调度和工作帮扶,全省水泥和焦化企业年底前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推动有条件的企业组织评估监测。实施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快速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年底前全面完成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任务。有序推进铸造、玻璃、垃圾焚烧发电、有色、石灰、矿棉等行业深度治理。推动完成一批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提标改造。
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铁路办、省能源局,省税务局、省气象局、省邮政管理局、江苏海事局、连云港海事局、南京铁路办事处,省港口集团、省铁路集团,各设区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
现将《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制定本计划。
2025年全省PM2.5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左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目标。
(一)强化重点工作会商调度。定期会商调度各地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重点任务进展,及时提醒进度落后的地区。无锡、徐州、常州、扬州、镇江等市制定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力降低夏秋季臭氧污染影响、减少超标天数。
(二)持续实施重点区域帮扶。组织并且开展重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帮扶,帮助相关地区查问题、压责任、提能力,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三)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有序引导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2025年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力争达20%以上。
(四)加快退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落实《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梳理淘汰类产能、装备清单,加快推进淘汰类产能退出,逐步退出限制类涉气行业工艺装备。
(五)推动园区、产业集群绿色化改造。针对现有产业集群制定专项整治方案,依法淘汰关停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做优做强一批。
(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下降5%左右。全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0%左右、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5%以上。充分的发挥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电厂的供热能力,对其供热半径30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落后燃煤小热电机组(含自备电厂)进行关停或整合。
(七)高质量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巩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成效。加强日常调度和工作帮扶,全省水泥和焦化企业年底前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推动有条件的企业组织评估监测。
(八)实施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快速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年底前全面完成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任务。有序推进铸造、玻璃、垃圾焚烧发电、有色、石灰、矿棉等行业深度治理。推动完成一批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提标改造。
(九)持续优化重点行业排放水平。以绩效分级、差别化管理为抓手,培育一批绩效A级、B级和引领性企业,推动大气污染治理水平提升。持续开展友好减排,强化激励引导,充分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十)加快实施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依法依规严控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建设项目。加大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电子行业清洁原料替代力度。鼓励和推进汽车4S店、大型汽修厂实施水性涂料替代。
(十一)强化VOCs综合治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推进储罐更换使用低泄漏呼吸阀。重点工业园区建立分环节、分物种管控清单,实施高排放关键活性物种“指纹化”监测监控和靶向治理,推进重点园区建立“嗅辨+监测”异味溯源机制。2025年重点工业园区VOCs浓度力争比2021年下降20%。
(十二)推进油品VOCs综合管控。加强油品进口、生产、仓储、销售、运输、使用全环节监管,全面清理整顿自建油罐、流动加油车(船)和黑加油站点,坚决打击将非标油品作为发动机燃料销售等行为。巩固提升原油成品油码头和油船VOCs治理成效。上半年开展一次储运销环节油气回收系统检查工作,确保达标排放。
(十三)快速推进老旧柴油货车淘汰。强化重型柴油货车监管调度,巩固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成效,推进淘汰采用稀薄燃烧技术的燃气货车和国四排放标准中重型柴油货车。推进将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范围扩大至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中型、重型营运货车。
(十四)推进老旧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依法依规快速推进老旧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基本淘汰第一阶段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有条件的地区推进淘汰第二阶段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
(十五)积极地推进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化发展。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轻型环卫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鼓励新增或更新的3吨以下叉车基本实现新能源化。快速推进混凝土搅拌站、市政工地等领域新能源重卡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新替代。推动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大力提高岸电使用率,2025年主要港口和排放控制区内靠港船舶的岸电使用电量较2020年翻一番。
(十六)推动清洁运输比例提升。持续提升铁路和水路货运量,2025年水路、铁路货运量比2020年分别增长12%和10%左右,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内河集装箱运量比2020年翻一番。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高于70%。沿江、沿海主要港口铁矿石、焦炭等清洁运输比例力争达80%,火电、钢铁、煤炭、焦化、有色等行业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0%。
(十七)加强柴油货车及用车单位监管。推动火电、钢铁、煤炭、焦化、有色、石化、水泥等重点行业企业门禁系统建设。推进各设区市强化柴油货车在线监控、门禁监管。
(十八)加强移动源全链条监督检查。落实新生产车辆全面达标排放要求,按规定对本地新生产、销售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与发动机的企业组织检查。加强柴油货车路检路查、集中使用地和停放地的入户检查和遥感监测,基本消除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及铁路机车冒黑烟现象。以用车大户、物流园区等为重点,运用监管平台数据资源,推动有一定的问题的车辆做维修整改。
(十九)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专项整治。各设区市对辖区内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部门联动,严查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和维修机构作弊行为,依法打击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二十)持续推进“清洁城市行动”。强化施工场地扬尘治理,推动5000平方米及以上建筑施工工地安装视频监控并接入当地监管平台。推广装配式施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全电工地”。强化道路扬尘管控,扩大机械化清扫范围,推动各设区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3%以上,县城达90%以上。
(二十一)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鼓励各个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统筹合理的安排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离田收储利用,推动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达95%以上。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加大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的巡查力度。
(二十二)依规科学有序推进烟花爆竹燃放管控。推进各地依法依规制定实施具体管理措施,加强重点时段烟花爆竹禁限放宣传和巡查力度,推动禁放区内禁得住、禁放区外有序燃放、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依法禁放。加强监管执法,依法查处违法违规销售、储运、燃放烟花爆竹行为。
(二十三)深化“两治一提升”专项行动。强化部门联动,因地制宜推进油烟和恶臭扰民问题治理,着力解决群众“房前屋后”的突出环境问题,提升群众获得感。严格居民楼附近餐饮服务单位布局管理,开展露天烧烤和夜市排放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千件万户”典型噪声投诉案件调度,推动解决噪声投诉重点问题。
(二十四)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强化应急减排措施清单化管理,加强涉气企业产污、治污设备用电等多参数联网监控,全面落实重污染天气应对管控要求。
(二十五)加强区域联防联控。积极地推进长三角区域、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等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强化区域协同监管、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和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
(二十六)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管理。贯彻落实《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做好2025年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备案工作,严控三氟甲烷排放。
(二十七)推进噪声污染防治。提高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运行质量,统一采用自动监测数据开展城市及各类功能区昼、夜间达标率评价,并按小时发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各设区市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覆盖率达到100%,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推动各地依规合理划定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二十八)提升大气环境监视测定监控水平。各设区市定期更新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监管,提高监测数据质量,确保数据及时、完整传输。
(二十九)规范大气环境监管执法。加强非现场监管手段应用,建立健全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督管理体系。实施多部门联合执法,依法依规打击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旁路偷排、未安装或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超标排放、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十)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强化标准规范引领,研究制定重点行业配套技术指南、工程技术规范和精细化治理方案。考虑能耗、环保绩效水平,完善高耗能行业差别化电价制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9月19日,柳钢中金公司热电站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招标公告发布。柳钢中金公司热电站现有两台发电锅炉,每台锅炉额定蒸发量140t/h,配套45MW发电机组,汽包工作所承受的压力13.2~16.2Mpa,过热蒸汽额定压
9月19日上午,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和自治区重点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拟开展2025-2026年全区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宁夏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依据《三明市生态环境局等5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全方面推进锅炉污染整治促进
9月18日,含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窑尾烟气SCR脱硝项目设备及安装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详情如下:含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窑尾烟气SCR脱硝项目设备及安装总承包项目标号:NFSN-SC-2025-01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
活性炭吸附工艺是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处理工艺,规范企业活性炭使用,对有效削减VOCs排放,切实改善空气质量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广东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印发《
近日,博奇环保开展了以“传承阅兵魂,守护绿水青山”为主题的党建活动,旨在弘扬阅兵精神,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公司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活动。党建共驻共建赋能
近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印发沈阳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25年年底,全市PM₂.₅浓度降至32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7%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7%以内,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9月15日,浙江省嵊州市化工园区专业废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发布。公式显示,项目建筑设计企业为嵊州市润蓝建设有限公司,项目地点位于嵊州市仙岩镇岩头村(原严坑村)
9月19日,柳钢中金公司热电站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招标公告发布。柳钢中金公司热电站现有两台发电锅炉,每台锅炉额定蒸发量140t/h,配套45MW发电机组,汽包工作所承受的压力13.2~16.2Mpa,过热蒸汽额定压
9月19日上午,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9月1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有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先生,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先生,副部长郭芳女士,副部长李高先生。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9月19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发布会,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情况,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1.2亿千瓦的煤电机组和9.5亿吨的粗钢产能完成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和自治区重点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拟开展2025-2026年全区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宁夏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依据《三明市生态环境局等5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全方面推进锅炉污染整治促进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近日,山东临沂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临沂市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方案》《临沂市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化的经济深层次地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10条措施》的通
近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印发沈阳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25年年底,全市PM₂.₅浓度降至32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7%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7%以内,
9月16日,浙江遂昌县新能源垃圾焚烧发电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招标公告发布。该项目拟对原300t/d焚烧线烟气净化系统来进行超低排放提标改造,更新优化SCR、炉内干法、湿法脱酸系统和其他有组织排放控制设施、DCS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也是高污染、高排放行业,推动钢铁行业减污降碳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两家钢铁企业,粗钢年产量大,大气污染物排放
日前,宿迁发布《宿迁市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全市PM2.5浓度达到38μg/m3及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4%,重污染天控制在2天以内。完成省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减排目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9月15日~9月19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西藏藏粤直流工程9月16日,藏粤直流工程启动建设。据悉,该项目于6月23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拟在2029年全面投运。藏粤直流工程起点藏东南地区
零碳园区作为能源系统深度变革的必经之路,对破解新能源生产与消纳错位难题具有战略价值。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零碳园区”概念。此后,工业与信息化部明确说,探索推进零碳工厂、零
水危机逼近,我们该如何让滴水「重生」?在全世界内,快速城镇化、工业扩张及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持续加剧现有水系统的负担......践行“资源再生生生不息”使命的威立雅,正在通过GreenUp战略,消除污染、脱碳降碳、
9月16日,历时17天,重约201吨的换流变压器经过近700千米的陆水联合运输,顺利抵达位于江苏淮安的邵庄±200千伏换流站现场,这是扬州—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二期工程首台到场的换流变压器,标志着该工程全面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将2025年9月15日-2025年9月19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1GW/8.4GWh!内蒙古能源集团5个独立储能项目同日开工9月12日,内蒙古能源集团2025年5个独立储能项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9月15日至2025年9月19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阳西电厂二期工程7、8号机组项目建设工程设计的具体方案总平面图批前公示近日,阳西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阳西电厂二期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9月15日至2025年9月19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阳西电厂二期工程7、8号机组项目建设工程设计的具体方案总平面图批前公示近日,阳西县人民
中国膜产业智能制造及应用发展大会尊敬的各相关单位:中国膜产业在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及市场应用方面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但部分高端领域仍存在短板。中国膜产业已形成“三代技术并行”的创新格局,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正从近海迈向深远海发展,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已经实现从探索者到引领者的华丽转身。国家能源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49万千瓦。截至2025
9月18日,棒杰股份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因牵涉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支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于近日收到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送达的(2025)
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8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3312.42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5332.87万千瓦,非统调电厂7979.55万千瓦。8月份,全省发电量753.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6%,年累计发电量4714.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6%。其中